进入道门口院部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张嗣兰

发布时间 : 2021-12-23    点击量:

张嗣兰名医简介

张嗣兰女1954年生 重庆人 九三学社社员 主任中医师 重庆市名中医 ,重庆市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首届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成都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心内科硕士导师。

1982年毕业四川泸洲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世家,先父张乐天是享誉巴蜀的一代名医,十二秘方的研制运用曾造福巴渝百姓。1982年自贡中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986年调入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从事周围血管病诊疗工作28年,2000年晋升主任中医师,现任重庆市中医院周围血管病主任中医师。全国首届中医内病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栓病分会委员,在重庆市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擅长中医药治疗周围血管病和内科杂病。周围血管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内科心血管病学、免疫血管病学、皮肤血管病学、血管外科学相关疾病组成的新型学科。中医辨属消渴、痹症、虚劳、脱疽、脉痹、血痹、疮疡、紫癜等范畴。30多年临床经验,以传统中医外科“消、托、补”三大疗法为基础,结合本病病的因病机多与“毒、瘀、虚”有关的特点,提出“解毒破瘀并重,调理气血为主的治疗原则。强调保存人体自然机能以促进人体血循环通畅,阴阳得以平衡的中医诊疗思想,贯穿诊疗始终,取得好的效果。

技能上以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治”多途径方法,继承先父的诊疗理念和独特的专病专药秘方经验,治疗四肢动静脉疾病和淋巴系统疑难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结节性血管炎、变异性血管炎、雷若氏病,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淋巴节肿大、丹毒等。对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型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白塞氏病等,疗效良好。尤其对肢端缺血性大面积坏死伤面、淋巴结核瘘道、结缔组织皮肤坏死性伤面等现代医学治疗棘手的皮肤损害性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先后主研完成卫生部、重庆市医学科研项目6项,获四川省、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卫生局科研成果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名医医术精粹》编写。

张嗣兰团队成员

1489028824920751.png

张嗣兰学术思想

张嗣兰系重庆市名老中医,重庆市中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中医师。2002年重庆市首届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全国首届中医内病外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栓病分会委员,在重庆市市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张嗣兰老师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张乐天为享誉巴蜀的一代名医,张老师自幼随父修习中医,几十年来潜心临床,继承其父50年经验“金刚十二秘方”的精髓,后师承重庆市外科名家,原重庆市周围血管科老主任,名老中医彭厚荣老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予以创新发展,以传统中医外科“消、脱、补”三大疗法为基础,发挥中医辩证施治精髓,结合周围血管科的病因和病机多与“毒、瘀、虚”有关的特点,提出“解毒破瘀并重,调理气血为主”的治疗原则。强调保存人体自然机能以促进病人的气血循环通畅,阴阳得以平衡的中医诊疗思想,贯穿诊疗始终。以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治”多途径方法,发挥专科专病专药的优势,治疗周围血管疾病。

张嗣兰学术心得

张老师几十年来潜心中医,继承其父50年治疗骨伤经验制剂“金刚十二秘方”的精髓,师承重庆市名老中医彭厚荣,结合自己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在坚持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老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对周围血管疾病的中医诊治、中医现代化等方面有多项独到见解。如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好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此起彼伏,常在多处交替发病,失治或误治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中医学认为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主要病机是湿热蕴结、寒湿凝滞、外伤经脉。对于部分病况多变,反复发作,病程缠绵的此类患者,使用传统的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利湿、通络散结等方法治疗难以奏效,老师提出痰瘀互结致病的新思路,用祛痰化瘀的治疗方法治疗此类患者取得显著疗效,为许多患者解除痛苦。老师强调“天人合一的重要性”,始终以保存人体自然机能以促进病人的气血循环通畅,阴阳得以平衡的中医诊疗思想来为每位前来就诊的患者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