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道门口院部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凤凰新闻】“出了任何问题我担着!”重庆市中医院罗真春“医”路冲锋在前勇担当

发布时间 : 2023-01-04    点击量:

新闻来源:凤凰新闻

新闻链接:https://ishare.ifeng.com/c/s/v006GygbZlzrW0hbxgtwZ0v1aqxEle5SirAsRbKG1JYjRnLulUL8JdjjmInJUClu-_80a?spss=np&channelId=LOCAL&aman=7x415e26bkd535c53q1de&gud=66260O370M7970800X000D004

▲1月1日上午,在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区,市委书记袁家军看望基层医护人员

“干部”二字是担当,“医生”二字是职责,在疫情考验面前,当两者集于一身的时候,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急诊ICU主任罗真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2020年以来,罗真春主任主持南桥寺院部急诊、ICU、发热门诊、核酸采集点四部门工作,在三年的时间内打造出一支医疗救治疫情防控两手都硬的队伍,哪里“战况”最激烈,哪里就有这支队伍的身影。

罗真春

一位干部和一支队伍

在罗真春主任的科室,医生护士都知道,最困难最危险的工作一定是主任上。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例插管,第一例支气管镜,第一例气管切开主任绝不假手于人;为了减少医护非战斗减员,降低社会面感染风险,积极响应医院自发闭环管理的号召,第一个吃住在科室的也是主任;人手紧缺,取消节假日,坚持工作2个月,每天24小时在岗的也是主任。他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个人,大家意志力坚定,“不言放弃”。有位年轻医生在朋友圈发文“太累了,穿着防护服通宵抢救病人,感觉快要放弃,可是当我看到主任在抢救室处理完一例困难气道的时候,我觉得我又可以了……”年轻的医生护士们更是知道,当他们筋疲力尽流露出一丝脆弱的时候,那个深夜站在急诊科外默默等待他们一个个下班出来的人也是他们的主任。

面对四个部门同时高负荷的运转,如何统筹规划是一门学问。所谓“兵无强弱,将有巧拙”,将手下的骨干放在各自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他们的作用,运转全局是罗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11月初发热门诊量陡增,原有的就诊流程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发热门诊二线医生提出扩建发热门诊并对发热患者进行分区动线管理的建议,罗主任仔细听完以后只说了一句话:“行,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做,有任何需要支撑的我随时提供支撑,出了任何问题我担着!”

有了这句话,做事的人更加心无旁骛,在医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热门诊24小时顺利完成从原有单区域到ABCD四区的扩建,对不同风险患者分区动线管理,大大降低了院感风险,优化了就诊流程,在门诊量持续攀高的11月和12月经受住了考验。不光在发热门诊,在缓冲病房、在ICU、在急诊,这支队伍中的骨干们都发挥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冲锋陷阵,没有惧怕没有胆怯,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背后始终站着那个为他们兜底的人。

一位医生和他的病人

深耕急危重症专业数十年,罗真春主任总对年轻的医生护士说:“我们这个专业,面对的是生命,我们要更快更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比较其他专业更加强调时效的重要性,不能因为疫情防控措施影响任何一个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2022年12月底防疫工作转段,重症患者增多,罗主任在急诊和发热门诊建立大分诊制度,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收治绿色通道,指导参与全院新冠重症患者医疗救治,以保障重症患者同质化治疗,提高全院新冠患者救治质量。

ICU的年轻医生们都知道,主任再忙也要每天查看病人,每一个转入转出的患者他都心中有数。这里收治的是全院最危重的患者,罗主任带领ICU医护人员严格遵行西医抗病毒、呼吸机使用、俯卧位通气等一系列诊疗规范。2022年4月以来,罗真春主任带领全科先后完成VV-ECMO、ECPR、VA-ECMO三项ECMO相关应用。10月,顺利完成首例VA-ECMO救治并成功撤机拔管。同时,罗主任强调充分发挥中医院中医特色优势,指导科室使用中医中药、中医非药物疗法,发挥中医中药在危重症及新冠患者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截止目前,该院ICU床位使用率达110%,俯卧位通气开展率80%,中医中药使用率达100%。2022年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来到ICU视察危重患者救治工作,专家们在床旁仔细的查看了患者的诊疗情况,翻看护理记录和医嘱单以后对罗主任说:“你们做得很规范,很好。”这是对科室救治工作最大的肯定。

11月以来,该院两院部发热门诊人次较以往增加4倍,12月以来,两院部急诊人次激增3倍。“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成绩面前更不轻言胜利”,罗真春主任和他带领的这支年轻队伍仍然在保收治、保急诊、保重症的前线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发热门诊和急诊正常有序运转,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罗真春 简介

中共党员 主任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急诊ICU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第三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院前急救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中医急症教研室主任。

现任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西医结合急救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复苏专业委员会创伤急救学组委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急诊分会副会长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重庆市生理科学会危重病专委会常委

带领科室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及院(校)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SCI、CSCD、核心期刊30余篇。深耕急诊-重症医学科临床、科研、教学20余年,专业主攻急危重症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方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秉持“中西并重”的发展思路,形成完整的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体系。擅长各类急、危、险、重疑难重症患者的诊疗救治,带领科室全方位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力学监测及机械通气治疗、杂合血液净化、重症超声、ECMO等急危重症救治技术。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抗疫的多条战线上承担了市级专家组成员、科室主任、临床医生多个身份的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患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2021年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评为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急诊-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和丰厚文化底蕴的科室,科室传承黄星垣老专家的中医急诊学术思想,是重庆市中医急诊质控中心、重庆市中医急诊专科联盟主席单位。拥有全国“巾帼文明岗”、重庆市青年文明号、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重庆卫健委先进基层党支部等称号。全科共有医护人员109人,其中医师21人,护士88人。博士3人,硕士13人,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30人。年急诊4.5万余人次、年院前急救3500余人次、年ICU收治危重患者650余人次。作为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科室,在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年核酸采集35万人次,诊治发热患者1.2万余人次。科室拥有完备的120院前指挥系统,胸痛、卒中、创伤三大救治中心,同时,科室还具备完整的急危重症救治所需的系统及设备,全方位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力学监测及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急危重症救治技术,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救治平台。近5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重庆市科委绩效激励引导项目3项,重庆市卫健委课题1项,重庆市科卫联合课题2项,成中医及院内课题7项,发表论文60余篇。科室为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科室主任罗真春为第三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急诊医学)。